矛盾化解能力是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河南公安机关推广应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通过“一把抓”“一网管”健全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当事人陈某:从走廊到他家门口就跟开坦克一样,在楼下住着简直就是住不下去,忍无可忍。
当事人李某:你看我现在钱也花了,我们如果停下来损失也会很大。
今年年初,洛阳市老城区曜仪门社区警务室接到一起噪音扰民警情,陈某夫妇称楼上住户经营网约房“民宿”,噪音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区分局西关派出所社区民警 丁慧芬:对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后,将它定为了蓝色“一般级”警情,录入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
经过民警现场调解,双方达成初步和解。但社区民警在回访时发现,噪音扰民的情况仍然存在,楼下住户甚至开始采用贴告示、敲楼板等方式表达不满,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
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区分局西关派出所社区民警 丁慧芬:我们认为不能再以“一般级”纠纷警情来处理,将其升色为黄色“关注级”,邀请社区办事处、邀请律师等共同参与调解,讲法析理,最终楼上同意将网约房改成长租的形式。
落实“红黄蓝”三色预警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梯度化处置。西关派出所以党建引领,形成全要素闭环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区分局西关派出所副所长 陈海军:按照“谁排查、谁负责、谁评估”的原则,确保每个警情都能形成闭环,为辖区的平安和谐贡献力量。
矛盾化解既要在多元高效上着眼,也要从源头发现上发力。兰考县公安局切实推进党建引领“警社共治”,以“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一次日常入户走访中,坝头派出所张庄警务室民警孔杰发现,有两户村民因宅基地地边占用问题产生纠纷,并逐渐升级。
兰考县公安局坝头派出所张庄警务室民警 孔杰:它像一个小雪球一样,如果这个矛盾一天不化解,它会慢慢地累积成大雪球,会对我们这个群众造成一个不可估量的影响。
民警邀请村干部、村矛盾调解队队员以及当事人共同来到“讲理堂”,通过向双方阐述事理,并到现场对土地边界重新勘验,共同明确了两家的宅基地边界。
兰考县公安局坝头派出所所长 孟凡腾:我们现在一是依靠我们民警入户走访,二是依靠我们信息队里面的保洁员、党员等同志给我们收集矛盾,然后由民警去组织涉及到土地、村委各个部门的力量,共同去给群众解决。
化被动等待为主动上门,兰考县公安局组成53支警务团队,民警“登门入群”“背包住村”,精准摸排和及时处理“小矛盾、小纠纷、小问题”。
兰考县公安局政委 张磊:推动社区警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融入到日常业务和案件办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河南省公安厅还出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具体举措33条,让基层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目前全省派出所已排查录入矛盾纠纷35.5万起,化解处置率达99.2%,有6.12万条矛盾纠纷流转至综治部门实行多元化解。
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三级警长 杨秋异:全省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深度融入“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持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把抓”“一网管”机制,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