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子三十多年了,现在我的父亲还在用着……”宁波市公交集团员工吕晓力和小e报料,当年单位发给他的搪瓷杯,父母一直保存着,最近他去敬老院探望父母,发现父亲竟还在用它喝水。
颇具年代气息的白色大口搪瓷杯,杯身上印着一排红字“宁波公交第十七期驾训班毕业留念68”,把吕师傅拉回到他的青春年代。

吕师傅家里的搪瓷杯。网友供图
吕师傅说起了这个搪瓷杯的来历。1993年,他参加第十七期公交驾驶员培训,算是学徒。当时,他考出驾照后,单位就把这一批杯子发下来,每个人都如获至宝。
“七里垫、南站职校、西区、江南公路、梅湖农场、苍松路……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练习的线路。”今年51周岁的吕师傅说,当年考公交车的驾照,要求十分严格。
能拿到这只搪瓷杯,意味着八个月辛苦的大客车驾驶培训结束,他作为新公交人正式上岗,“用老辈人的话讲,小银(宁波话“小孩”)总算出道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这只搪瓷杯一直陪伴着吕师傅和他的家人。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很多公交驾驶员都要去单位的食堂参加安全会议。每次开会,食堂的桌子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搪瓷杯,大家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听领导讲话,布置任务。”吕师傅回忆说,公交场站里,也有搪瓷杯的身影,它们和竹壳或红绿塑料外壳的热水瓶,形成了“黄金搭档”。偶尔会有即将出车的司机大哥急匆匆地跑回来,略带着歉意笑嘻嘻地说“忘记拿杯子了”,说完,添些茶水后立马拿起杯子,钻进了驾驶室,打火出车。
这种大口搪瓷杯,一直到本世纪初,还是很多市民的喝水标配。吕师傅说,虽然它样子普通,但价格实惠又很好用,还耐高温、抗腐蚀、易清洗,也不易摔碎,所以无论泡热茶还是喝凉白开,用着都很称手,司机师傅们都很喜欢。
后来,大家生活条件好了,杯子也换了样。吕师傅告诉小e,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搪瓷杯,也逐步换成了各种保温杯、茶水分离杯、防爆玻璃杯、磁吸泡茶杯,甚至还有能连接手机的智能保温杯……
不论现在杯子种类有多丰富,但这只30余年的搪瓷杯仍默默陪伴着吕师傅和家人,也见证了吕师傅的职业生涯。“我很想对它说声‘谢谢’。其实类似的纪念物品还有很多,它们是许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公交人的缩影啊!”吕师傅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