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中小学教研如何应对技术变革

时间:2025-04-15 07:10:00

以DeepSeek(深度求索)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中小学教研中提供教学资源开发、分析与改进教学行为、支持开展跨学科教研等,因此,很多学校纷纷引进数字化技术和教研平台。然而,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一些技术、设备、平台的使用率也在渐降式衰退。

这也启发我们需要正视,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以月为单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对待技术及教育教学中技术的应用。笔者认为,技术赋能中小学教研,要从技术依托的“技术”思维转向依托技术的“创新”思维,从必要性、主动性、可持续性等切入,加强技术研判机制、探索教研实践、强化技术扶持。

第一,明确中小学教研实践是否需要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即要回归教育教学本质,理解先进技术是一种教研实践的应用工具或手段。依托技术提升教研质量,要聚焦核心目标与品质、知识、能力、责任感等育人指向,在制度建设、技术构建等方面给予教研支持,形成技术选用的研判机制。熟悉技术和行业标准,并结合教研发展要求,提出技术适配、教学活动准则等技术选用规范,通过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形成技术选用专家团队,保障研判有效。

第二,需配备或更新相应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范式。巩固教师在依托技术的教研场域中的主导位置,贯通教研与教学的发展路径,做好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虚实教研环境中的数字虚拟人的教研引导设置。教师在形塑新的教学环节、教学模式,建构新的教学理念过程中,要从技术构建教研多场景、多目标的实践情境出发,引导教研走向多重感官体验、教研成效可视化的发展路径。

第三,要注意技术引进与否所带来的教育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与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微观上,推进技术具身的呈现教研员在场的伴随式教研实践,以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面向偏远地区中小学教研开展名师示范、具身研讨、技术轮训的一体化发展路径;中观上,打造基于公益帮扶的融合“教师、中小学、区域”的数字教研生态,区域内建立校际帮扶机制、技术下乡机制等,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支教活动,打造区域数字教研的良好生态。

依托技术抑或技术依托,是一把中小学教研的双刃剑。应理性看待技术与教研实践的关系,既要依托技术推动教研实践创新,也要在两者互动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研实践。

(作者李振华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谢颖系《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编辑)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5日 第04版

作者:李振华 谢颖

相关推荐
海河英才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成专访:留在天津 成就90后“膜法师”的“中国造”

海河英才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成专访:留在天津 成就90后“膜法师”的“中国造”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走进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树枝摇曳中,灰白色实验楼特别醒目。研发骨干李成常常在三楼西侧的窗前做实验记录,这个习惯始于三年前——当他发现透过双层玻璃的折射,远处写字楼群的玻璃幕墙会泛起海浪般的波纹。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走进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树枝

2025-04-15 20:29:00

跌落神坛后,《黑镜》新一季8.8分强势回归,6个故事震撼人心

跌落神坛后,《黑镜》新一季8.8分强势回归,6个故事震撼人心

文 | 极客电影Geekmovie,作者 | 大胡子,编辑 | Joy科技终将迭代,而人性则永远在场。1996年,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就有言在先: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在这样的预言背景下,迷你剧《黑镜》诞生了。剧集以冷冽的镜头模拟一个被科技、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交生态重构的近未来世

2025-04-15 09:36:00

中小学教研如何应对技术变革

中小学教研如何应对技术变革

以DeepSeek(深度求索)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中小学教研中提供教学资源开发、分析与改进教学行为、支持开展跨学科教研等,因此,很多学校纷纷引进数字化技术和教研平台。然而,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一些技术、设备、平台的使用率也在渐降式衰退。 这也启发我们需要正视,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

2025-04-15 07:10:00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公布实施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公布实施

4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公布《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即日起施行。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适应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在相关科研成果尚不具备制定国家标准条件时,支持引导创新技术推广试用、扩散成长的一种标准化技术文件,是国家标准的重要补充。本次修订的《管理规定

2025-04-14 21:57:00

甘肃省建立“3+2”欠薪治理体系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甘肃省建立“3+2”欠薪治理体系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中国甘肃网4月14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张雪芬)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日,甘肃省政府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欠薪源头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三机制两制度”的欠薪治理体系,将工作重心从“事后清欠”向“源头防欠”转变,通过系统性、协同化治理,从源头杜绝欠薪

2025-04-14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