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试试感受“直抵历史现场”

时间:2025-04-06 06:38:00


  【博物馆故事】

  这是一座建在考古遗址上的专题博物馆,凭借独特的位置优势与沉浸式参观体验,开馆不到两年便吸粉无数,成为游客到太原后的“宝藏打卡地”。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位于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建立在1400年前的北齐历史遗存之上,以“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为核心内容。观众可透过玻璃直观墓葬原貌。慕名而来的有壁画美术爱好者、魏晋南北朝历史迷,还有大量中小学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家长“遛娃”的好去处。

  “地上千载变化无常,地下一世繁华依旧。”如果在春日黄昏踏入这片建筑群,人们瞬间会被粗犷的类夯土肌理与流线型钢结构碰撞出的“废土美学”击中。

  博物馆的展陈采取“传统”与“科技”、“遗址”与“专题”相融合的复调叙事,以三大展厅为纽带,巧妙串联起徐显秀墓、娄叡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等4座山西北齐高规格墓葬壁画。漫步其中,北齐的社会万象与艺术成就历历在目。

  博物馆以北齐壁画为灵魂,深度融合科技与艺术,主打“沉浸式参观、体感式浏览”,利用VR、裸眼3D、环幕动画等前沿数媒科技手段,生动呈现出壁画中“胡人乐舞”的灵动身姿、西域驼队的漫漫征途,尽显历史上北齐晋阳作为“国际大都会”文明交融的繁荣盛景。

  日前,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相较于其他壁画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王江: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独特性,是以原址保护为基础,以科技活化为主线,以多元文化交融为灵魂,构建一个集历史真实性、艺术感染力与科技互动性于一体的多维叙事空间,打造了壁画墓葬原址保护和科技展示的创新模式。

  记者:馆内哪一幅壁画游客最喜欢?

  王江:徐显秀墓室内北壁的《宴饮图》最受游客青睐。

  《宴饮图》尽显北齐高超的绘画水准。画家运用铁线勾勒和晕染技法,线条疏密得当,展示了北齐“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这幅壁画宛如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出北齐时期的社会风貌、宴飨文化与民族融合。

  此外,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赋予了《宴饮图》新的活力。游客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VR眼镜,就能“走进”壁画,沉浸式体验徐显秀夫妇身着华服举杯宴饮、乐伎奏响激昂胡乐的场景。

  《宴饮图》还被搬上互动投影墙,游客拨动琵琶弦,便可与乐伎共奏一曲,还可以通过操作电子屏幕答题,触发图中乐手演奏笛子,极大地增强了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游客拥有“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

  记者:为什么说参观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仿佛赴一场“线条的盛宴”?

  王江:北齐壁画的线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铁线描是最为突出的一种。这种线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均匀流畅,使得画面中的人物、马匹等形象轮廓清晰,富有质感。

  如徐显秀墓仪卫出行图中,人物的服饰、马匹的毛发等都是通过细腻而刚劲的铁线描来表现,不仅展现出物体的形态,更赋予它们庄重、沉稳的气质。

  画家陈丹青曾评价:北齐所代表的中国壁画是空前绝后的,完全可以与埃及、罗马的壁画在同一个艺术水准上,是中国线条美学的最高境界。

  画师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变化,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体态、神情以及物体的结构、质感。壁画中的色彩丰富而鲜艳,以红、黄、蓝、绿等为主色调,通过线条的勾勒,这些色彩相互交织、碰撞,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这种通过线条构建的精妙构图,让壁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记者:众所周知,壁画的保存和修复难度很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王江:我们采用“原址保护+高比例实物展”的模式。这既是对墓葬类文化遗产展示的突破,也对文物保护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博物馆秉持“环境控制下的科学监测和保护,在稳定的条件下减少对文物的干预,达到最小干预乃至不干预”的理念,形成自己的博物馆监管保护体系。

  徐显秀墓壁画的原址保护堪称“在鸡蛋壳上绣花”。面对墓室结构不稳定、环境湿度控制等问题,博物馆通过筛选兼容性修复材料、搭建保护性建筑、进行生物病害防治等措施进行修复与保护,并建设了预防性保护体系,形成监测、调控、预警于一体的科学保护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墓葬湿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土体变形等情况,作出相应的环境调控或保护等措施。博物馆还通过恒温恒湿控制系统,使遗址处于稳定的状态,达到科技保护的效果。

 新华社记者 张 哲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

相关推荐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全民参与齐行动 安全教育入心间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全民参与齐行动 安全教育入心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为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在4月15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今天上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在迎泽区钟楼街和晋祠天龙山景区同步举行。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太原新闻

2025-04-14 20:32:00

上海一南一北“两朵花”,今春为何开得更美更“旺”了?

上海一南一北“两朵花”,今春为何开得更美更“旺”了?

樱花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春日的五彩斑斓让人心情愉悦。4月13日,为期3周的2025奉贤菜花节落幕,持续1个多月的宝山顾村公园上海樱花节也将于4月15日闭幕。一组数据反映了市民游客的赏花出游热情:据统计,今年奉贤菜花节总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带动直接消费超过200万元,几乎是往年消费数据的4倍

2025-04-14 07:26:00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药香氤氲处,一眼越千年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药香氤氲处,一眼越千年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四月的亳州,芍药含苞,药香满城。4月13日,记者跟随“春游江淮请您来”采访团,穿行于这座千年古城的街巷与山水之间,一幅融合历史、文化与养生的文旅画卷徐徐展开。踏入华佗百草园,仿佛一脚踩进汉魏时期的“本草世界”。9.9米高的华佗塑像巍然矗立,药葫芦悬于腰间

2025-04-14 03:49:00

“两车北上 滨海探粤”自驾游活动在珠海启动,多条精品线路邀您畅……

“两车北上 滨海探粤”自驾游活动在珠海启动,多条精品线路邀您畅……

随着响亮的鸣笛声和油门的轰鸣声,自驾游车队集结出发,分东西两线分别奔赴汕头和湛江,开启“两车北上 滨海探粤”自驾之旅。4月13日下午,“两车北上 滨海探粤”2025年广东省滨海自驾游启动仪式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人工岛举办。“走大桥、游大桥”成为旅游新风尚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滨

2025-04-13 18:55:00

广东将打造1000个共享无人机AI拍摄打卡服务点

广东将打造1000个共享无人机AI拍摄打卡服务点

今年年初,在广州市白云区迎春花市上,新出现的共享无人机AI拍摄点吸引不少市民游客的注意。未来,这样的拍摄点或将越来越多。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 “强基焕新 共筑未来” 旅游景区新供给新需求对接交流活动上获悉,项目运营方美好文旅科技联合携程网和广东华科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计划在广东省打造1000个

2025-04-13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