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加征关税暂不涉及药品 多家药企表示影响轻微

时间:2025-04-08 07:03:00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引起市场轩然大波,虽然白宫表示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不适用“对等关税”,但是市场的担忧仍在蔓延。4月7日,医药领域多家上市公司通过摆事实、列数据,表示受关税影响十分有限。

恒瑞医药4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海外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变化,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海尔生物表示,该公司海外业务广泛布局于非洲、欧洲、亚太、美洲等区域,其中2024年海尔生物的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不足2%,且本次加征关税前,公司已经基于美国当地化体系进行了意向订单的提前备货,因此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有限。公司将继续在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强化本土化布局,以当地化的产品、营销、物流、售后等策略,实现对当地用户需求的快速洞察和响应。

诺泰生物表示,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政策内容解读,药品本次阶段性豁免加征,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会持续跟踪关税政策实施进展并评估影响。

爱尔眼科被问及美国关税影响时表示,公司对进口产品签订的协议价格是按人民币(税后)价格结算,故短期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原产地为美国的设备、耗材,公司都有可替代的欧洲和国产产品,故长期对公司影响也有限。

此外,爱尔是全球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是上游供应商的最大用户,采购上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美国供应商要持续、稳定地进入爱尔体系,关税成本由其承担,公司才考虑采购。目前爱尔眼科进口药品原产地主要分布于日本、瑞士、德国、比利时、爱尔兰、美国等地,原产于美国的药品采购金额仅占所有药品采购金额的2.6%左右,比例极低。

“整体来看,关税战对公司短期影响很小,长期看会促进国产替代,促进医药产业升级。”爱尔眼科表示。

申万宏源研报称,在医疗器械领域,高端高值耗材领域仍为进口为主。中国对“对等关税”的反制举措,有望令国产替代空间大的公司受益。

中信建投表示,关税政策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较为复杂,并且可能仍然存在变数。目前时点,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的器械、血制品国内份额提升机会,内需为主的中药、药店及流通等行业与关税关联度不大。长期看,出海仍应该是医药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坚定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

相关推荐
兆威机电推进全球化拟“A+H”上市 股价年内涨48.8%近4年研发费率10.7%

兆威机电推进全球化拟“A+H”上市 股价年内涨48.8%近4年研发费率10.7%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在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时,兆威机电(003021.SZ)拟在二级市场上再进一步。4月6日晚间,兆威机电公告称,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

2025-04-08 11:34:00

世粮署对美国终止对14国紧急粮援深表关切

世粮署对美国终止对14国紧急粮援深表关切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粮署)7日晚说,对美国政府终止对14个国家紧急粮食援助的最新通知表示严重关切。世粮署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如果相关决定得以执行,数百万身处极度饥饿和濒临饥荒的人将面临生命威胁。“这可能相当于对这些人判死刑。”声明说,世粮署就此事与美国保持沟通并呼吁美方继续支持这些关乎民众生

2025-04-08 11:13:00

贵州茅台: 公司已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

贵州茅台: 公司已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

贵州茅台公告,公司截至2025年4月7日已累计回购131.5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1048%,累计支付金额为19.48亿元。此次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17.01元至1584.06元。回购计划于2024年11月27日股东大会通过,预计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目前,公司

2025-04-08 10:50:00

施压和威胁绝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施压和威胁绝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美国政府日前再次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这种以极限施压谋取单边利益的做法,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中方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实

2025-04-08 10:48:00

财联社4月8日早间新闻精选

财联社4月8日早间新闻精选

【财联社4月8日早间新闻精选】 1、A股4月7日大幅调整,盘中及盘后,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纷纷发布公告称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表示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中,中国国新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

2025-04-08 0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