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先生的家人,将其部分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遵义市图书馆收藏,让该馆地方文献室又增添了不少“宝贝”。多年来,类似的捐赠还有很多,不少市民将自己“珍藏”的书籍、字画、照片等捐赠给遵义市图书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文艺界人士、历史文化研究界人士、机关工作人员、民宿业主等。

陈福桐先生(1917-2010)是遵义人,以严谨、渊博、爱才享誉学术界,被贵州学界尊为“贵州文化老人”“贵州历史掌故辞典”,著有《梧山诗稿》《十年修志文存》《梧山文存》《晚钟出谷》等。陈福桐先生一生致力于贵州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是贵州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他在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地方志编纂与诗词书法创作等方面成就斐然。此次捐赠的书法作品共计22幅,每一幅都凝聚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里,除了陈福桐先生的作品外,还有黎焕颐赠书专架、蹇先艾专柜、叶辛专柜、丰子恺专柜、曾令书专柜、李连昌专柜、黄先容专柜、李永颐专柜……这些专架、专柜里,除了书籍、字画,还有捐赠者的手稿、笔记、照片等珍贵资料。
每一个柜子里,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别样的故事。今年93岁的李永颐老人,出生于遵义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辈对遵义文教颇多贡献。她几十年如一日,热心热爱文史,著有《那年那月那些事》《石家堡纪事》,编有《翰墨情余:李永颐书画印作品收藏集》等,她也是浙大西迁遵义这段历史的见证人。2024年7月,李永颐老人亲自将40幅珍贵字画交付给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收藏,她表示希望这些藏品能够为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本地的历史文化。

“这些捐赠大部分和遵义地方文化有关,不仅丰富了遵义市图书馆的馆藏、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也体现了捐赠者对文化传承和公益事业的热心与支持。与此同时,也展现了遵义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遵义市图书馆馆员陈亚男告诉记者,仅从2022年至今,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书籍2200余册、书画作品160余件。

遵义市图书馆将妥善保管捐赠的书籍、字画、照片等,并适时举办展览等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些文化瑰宝,走进一段段珍贵的城市记忆,了解遵义的历史文化。
记者:俞晖
编辑:王芮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