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我市多家生产企业建设前线
捷报频传:
在庄河
2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即将投产
在瓦房店
200兆瓦陆上风电项目首批风机
并网一次成功
在大连港
“连港56”轮正式加入
辽港股份大连港轮驳分公司拖轮队伍
庄河
2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
即将投产
近日,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的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施工现场,两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风电机组安装作业,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所有风电机组安装后,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产。

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包括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目前,已完成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风机基础施工、25台风机安装等建设。

太平湾新能源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范会春介绍,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水下软硬土层并存、严寒大雾频发、施工窗口期短等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单桩—摩擦筒结构型式,攻克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施工难题。同时,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工艺方案、协调人机料资源,推动基础施工、风机安装与海缆敷设3个作业面同步推进,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该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达7.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4.9万吨,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

目前,以风电“全产业链”为特色的太平湾风电产业园,主机制造基地、钢结构制造基地、叶片制造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以太平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海上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瓦房店
200兆瓦陆上风电项目
首批风机并网
日前,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前线再传捷报,瓦房店谢屯200兆瓦陆上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一次成功,向着全容量并网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该项目位于谢屯镇、泡崖乡等区域,总投资约12.38亿元,建设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40台,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这是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打造大连地区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提供5.48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年节约标煤16.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61万吨、氮氧化物98.1吨、二氧化硫87.46吨、烟尘12.86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的有机结合。

今年以来,该项目咬定4月初“首并”目标倒排工期,积极克服施工作业面分散、点多和作业风险高等不利影响,历时6个月完成谢屯升压站工程建设,5个月打通电网配套“送出线”,用不到3个月的有效施工时间安全高效实现了项目“首并”,跑出投产见效“加速度”。

该项目将加快推进后续风机吊装、安装调试、电网协调等工作,确保项目全容量并网目标按期完成,助力大连地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大连港
“连港56”轮完成交付
正式入列
日前,伴随着一阵嘹亮的汽笛声“连港56”轮穿过清晨的薄雾缓缓驶入大连港,安全靠泊大港区7区码头,标志着该轮圆满完成交付,正式加入辽港股份大连港轮驳分公司拖轮队伍。

“连港56”轮由辽港股份投资,于2024年5月开工,2025年3月建成完工并取得船检证书,是大连港轮驳分公司自2015年以来首艘新造拖轮。

据介绍,此船为拖消两用全回转拖轮,总长36.5米,型宽10.9米,型深5.2米,主机功率6500匹马力。该船在设备应用与技术创新方面实现多项突破,根据最新船检规范并结合港口生产作业实际需求,全新设计船型将总吨位精准设计为498吨,系国内同类船舶首创;机舱首次采用新型内循环冷却系统,主机与舵桨首次采用国产设备,是辽港集团范围内船舶主要设备国产化的首次尝试。

目前,大连港轮驳分公司现有3艘大马力拖轮(含“连港56”轮)具备B3级冰区加强功能,可初步满足长兴岛恒力石化30万吨级码头与太平湾码头对破冰型大马力拖轮的需求。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文字:毕重伟
资料:招商局太平湾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 辽港集团
图片:赵光辉 部分由受访单位提供
美编:吴兵
编辑:初昱含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高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