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式卤水三大配方:红卤、黄卤、白卤!
卤汁的配制,是做好卤菜的首要关键,卤汁配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卤菜的色泽和口味品质。

卤汁又称老汤,指使用多年的卤煮禽、肉的汤汁,老汤保存的时间越长,芳香物质越丰富,香味越浓,鲜味越大,煮制出的肉食风味愈美。
按卤汁的分类及特点,一般可分为红卤汁、黄卤汁、白卤汁、其他类等四大类。
红卤老汁
红卤汁是指在黄卤汁的香料﹑调料的基础上,添加可食用红麴米为调色原料,以增强卤汁的艳红色度,以满足成菜品种的上色及感观需求。
在实际运用中,常见运用于“风味猪蹄,尾,肘,牛肉”等的卤制使用,但在腌码原料时应严禁使用亚硝酸盐等。
红卤汁配方:
八角30克,桂皮30克,陈皮100克,丁香5克,山奈15克,花椒15克,茴香20克,香叶30克,良姜15克,草果6个,甘草20克,干红辣椒150克,香葱200克,生姜300克,片糖300克,绍酒800克,糖色100克,红麴米200克,食盐150克,花生油400克,味精150克,棒骨汤120000克。
制作方法:
1、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块;甘草切成厚片;香葱挽结;生姜用刀拍松;红辣椒干切成段。
2、将八角、桂皮、陈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叶、草果、良姜、甘草、红辣椒干一起装入香料袋内,袋口扎牢。
3、将香料袋、葱结、姜块、片糖、绍酒、糖色、红麴米、食盐、花生油、味精、棒骨汤放入卤锅内调匀即可。

黄卤汁配方:
黄栀子150克,香叶80克,山奈50克,花椒20克,良姜40克,砂仁30克,油炸蒜仁100克,油炸鲜桔皮100克,芹菜200克,生姜200克,沙嗲酱1瓶,绍酒800克,熟菜籽油400克,油咖喱200克,味精100克,食盐200克,棒骨汤12000克。
制作方法:
1、黄栀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结,生姜用刀拍松。
2、将黄栀子、香叶、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鲜桔皮装入香料袋内,袋口扎牢。
3、将香料袋、芹菜结、生姜块、沙嗲酱、黄酒、热菜籽油、油咖喱、精盐、骨汤一起入放卤锅内,调匀即可。

白卤老汁
白卤汁是指在运用传统卤料卤制香味原料的同时,针对成品色泽的需求,禁止添加任何带颜色的调色剂,如:糖色、带色或易褪色香料﹑亚硝酸盐等的使用。
确保原料卤制成熟后的原料本色,在制作中常见于盐水鸭、鸡、乳鸽等的实际运用。
白卤汁配方:
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陈皮50克,香叶50克,白芷25克,香葱150克,生姜150克,水酒1000克,食盐250克,味精150克,棒骨汤120000克。
制作方法:
1、香葱挽结;生姜用刀拍松;将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陈皮、香叶、白芷装入香料袋内,袋口扎牢。
2、将香料袋、葱结、姜块、水酒、白酱油、精盐、味精、骨汤一起放入卤锅内,调匀即可。

川式卤水的三大配方分别是红卤、黄卤和白卤。每种卤水都有其独特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红卤的特点是色泽暗红,口感酱香浓郁。其配方主要包括高汤熬制、香料配方炒制、糖色炒制、口味调制和上色调制等步骤。具体的香料包括八角、桂皮、陈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叶、草果、良姜、甘草和干红辣椒等。此外,红卤中还会加入糖色或酱油进行上色。
黄卤的颜色更加金黄亮丽,口感鲜美。其配方通常包括黄栀子、姜黄粉、糖色等黄色调料,以及八角、花椒、草果等。具体的比例和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食谱进行调整,但基本成分是相似的。
白卤追求本真,色泽乳白且香气扑鼻。其配方主要包括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陈皮、香叶、白芷等香辛料。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香料袋、葱结、姜块、水酒、白酱油、精盐、味精和骨汤一起放入卤锅内调匀。
川式卤水的三大配方各有特色,通过不同的香料组合和调味方法,能够制作出不同风味的卤菜。
红卤的具体香料配方和比例是什么?
红卤的具体香料配方和比例如下:
- 大料75克,桂皮100克,甘草100克,草果25克,丁香25克,沙姜粉25克,陈皮25克,罗汉果1个,姜块100克,葱段100克,浅色酱油5000克,绍酒2500克。
- 八角6克,桂皮6克,香叶6克,丁香6克,花椒3克,山奈3克,良姜4克,茴香4克,干辣椒30克,红曲米40克,糖色100克,香葱60克,生姜60克,草果2个。
- 八角20克,桂皮20克,陈皮50克,丁香10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叶20克,良姜20克,草果5个,甘草15克,干红辣椒100克,香葱。
黄卤中黄栀子、姜黄粉的使用比例和效果如何?
根据搜索结果,黄栀子和姜黄粉在卤水中可以一起使用,具有破血行气、保肝利胆的功效。在盐焗鸡的上色过程中,将姜黄粉与黄栀子搭配使用可以让盐焗鸡的颜色黄灿灿,让人看了就有食欲。在烹饪卤肉时,黄栀子的使用量一般为50千克汤汁或水的用量约为40克。在调制金黄上色水时,需要用到黄栀子、姜黄粉和红曲黄,其中黄栀子的用量为15克,倒入500克开水中浸泡10分钟。每斤卤水通常需要使用约10-20克的黄栀子。在制作卤水时,加入黄栀子的作用是让卤水中的色泽好看,以50斤卤水为例,加入的黄栀子克数大约40克就可以了。
黄栀子和姜黄粉在卤水中的使用比例和效果如下:
- 黄栀子的使用量一般为50千克汤汁或水的用量约为40克。
- 在调制金黄上色水时,黄栀子的用量为15克,倒入500克开水中浸泡10分钟。
- 每斤卤水通常需要使用约10-20克的黄栀子。
- 以50斤卤水为例,加入的黄栀子克数大约40克就可以了。
白卤的制作过程中,如何确保香料的充分释放和味道的浓郁?
在白卤的制作过程中,确保香料的充分释放和味道的浓郁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香料处理:香料应拍破或改刀,但不能弄得太细,以免影响效果。将处理好的香料装入香料袋内,并用绳子扎紧袋口。这样可以防止香料在煮制过程中散落,同时也能更好地释放香料的味道。
- 预煮香料:将装有香料的袋子先单独用开水煮5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卤汤中。这一步可以去除香料中的杂质和苦味,使卤汤更加清澈和香浓。
- 慢火炖煮:在加入香料后,使用中小火慢慢炖煮,这样可以让香料的味道充分渗透到卤水中。慢火炖煮有助于香料中的挥发性成分慢慢释放,从而使卤水的味道更加浓郁。
- 增香技巧:在卤制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油脂以增香、传热,并且吸收香料的味道。此外,卤好的原料在捞出来以后,还可以用原锅的油脂或另外调制的香料红油去浸泡,以便隔绝空气、防止氧化,从而使原料的色泽和香味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
- 胶质增稠:在卤水中加入适量的胶质,可以让卤水的香味和味道变得更加厚重浓郁,同时起到增稠的效果,从而让卤制出来的食材更加入味。
川式卤水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意义是什么?
川式卤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惠王统治巴蜀时期(公元前221年),经历了从秦代到明代的漫长历史阶段,大约历时千余年。在这一过程中,四川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并发展,特别是在西汉时期,由于井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惯已经初步形成。
川式卤水在川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将烹饪原料经过精心调制,采用卤、拌、泡等烹饪方式,使之成菜。川卤以红卤为主,麻辣辛香,飘在上面的红油是其灵魂。由于食材在卤水中烹煮的时间较长,卤味的整体色泽较为浓重,一般暗红(或褐红)发亮,麻辣鲜香的口感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如何根据不同的川菜食谱调整红卤、黄卤和白卤的配方?
根据不同的川菜食谱,红卤、黄卤和白卤的配方各有不同。以下是详细的调整方法:
红卤
红卤的特点是色泽金黄,通常通过加入糖色来实现。以下是红卤的基本配方和调整方法:
- 基本配方:
- 香料:大料75克,桂皮100克,甘草100克,草果25克,丁香25克,沙姜粉25克,陈皮25克,罗汉果1个,姜块(拍松)100克,葱段100克。
- 调味料:浅色酱油5000克,绍酒2500克,冰糖2100克,红曲红水50克,花生油25克。
- 其他:川盐300g,老姜500g,大葱300g,料酒100g,鸡精味精适量。
- 调整方法:
- 糖色:红卤中的金黄色是靠糖色来产生的,千万不能以酱油来代替。加糖色卤制的原料色泽金黄,不易变黑。
- 香料处理:香料拍破或者改刀,用香料袋包好打结;先单独用开水煮5分钟,捞出放到卤汤里面,加盐和适量糖色,辣椒,用中小火煮。
黄卤
黄卤通常使用酱油作为主要色素,以下是黄卤的基本配方和调整方法:
- 基本配方:
- 香料:八角100克,桂皮35克,草果25克,山柰30克,丁香5克,豆蔻10克,香叶100克,肉豆蔻5克,小茴香15克,砂仁50克,白芷10克。
- 调味料:大葱2000克,老姜1500克,胡椒粉30克。
- 色素:加色素(如日落黄),稍微考究一点的会加一些麦芽糖。
- 调整方法:
- 酱油:黄卤中使用酱油作为主要色素,时间稍长后经氧化会使色泽发黑发暗。
- 香料处理:香料拍破或者改刀,用香料袋包好打结;先单独用开水煮5分钟,捞出放到卤汤里面,加盐和适量酱油,辣椒,用中小火煮。
白卤
白卤的特点是不添加色素,保持自然的白色。以下是白卤的基本配方和调整方法:
- 基本配方:
- 香料:八角12克、山柰10克、红花椒5克、白豆蔻5克、陈皮10克、香叶8克、白芷5克,香葱30克,生姜30克。
- 调味料:白酒150克,盐60克,鸡精30克,回味粉125克,骨汤2500克。
- 调整方法:
- 高汤:川式绝密白卤卤水高汤配方包括猪棒子骨、净老母鸡各2干克,净猪蹄块1千克、葱段、姜片各40克、料酒60克。将所有原材料洗干净,浸泡在水中一夜,以便祛除原材料中的血水。把泡好水的原材料祛除洗净控干,然后下冷水锅焯水30分钟。
- 腌制:牛肉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漂洗再浸泡一下,出尽血水备用。牛肉改刀成大块,用花椒、盐腌制几个小时。腌前在肉上用尖头筷戳一些洞,以便入味。